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间1937 > 第164章(第1页)

第164章(第1页)

由于工业生产能力有限而在扩大生产方面出现的暂时性障碍同原料匮乏引起的障碍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已。日本和意大利许多工业原料都极为短缺。因此,在工业扩张时期(1922‐1929年),意大利的进口量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多,日本进口额几乎增加了百分之一百。出口额‐‐其中日本约百分之六十是丝织品和棉织品,意大利百分之二十五是丝织品和棉织品‐‐增加的百分比略高一点。但这两个国家的贸易收支赤字仍然相当大,402用无形出口的收入抵补不了。日本企图制止外汇收支的恶化,因而强行增加出口并通过关税以及更直接地通过限制对被认为是国家经济生活所不需要的交易提供进口信贷以限制进口。但这些措施没有一项是完全奏效的。在整个二十年代,意大利和日本的外汇收支都有逆差,它们的外汇率始终存在着压力。之所以没有由此而导致崩溃,没有危及国内的工业扩张,乃是由于外部世界准备把存款转移到这两个国家去。

只要外部世界准备为意大利和日本弥补同际收支赤字提供资金,真正限制工业扩张的因素就既不是工业生产能力,也不是原料,而是人力了。人力绝对缺乏的情况当然是不存在的,但是恰好需要的那种劳力,即有知识、有干劲、有技术的劳力却严重短缺。工业就业的先决条件是那些将要被吸收进工业的人应当具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水平,而且,还有一个必备条件,那就是围绕着工业活动的各种服务要顺利进行。运输组织工作效率之低,治安机关及地方和国家行政方面的松垮状态和腐败现象‐‐这一切都取决于人而不是取决于设备和原料‐‐都必须予以克服,才能取得工业的真正进步。在这方面,意大利、日本以及其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是在向前迈进的;但它们的人民中的一个重大缺点是,组织能力、技能和适应性不及西欧那些比较成熟的工业国家和美国的人民中普遍。这个缺点也抑制了意大利和日本工业产量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美  国

美国同日本一样,也没有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利影响,美国二十年代人口的年增长率也同日本和意大403利一样,虽然是下降的,但仍旧很高。不过相似之处仅止于此。美国在过去就建立了巨大的工业,它有天赋的丰富自然资源,它有高度熟练的工人阶级和朝气蓬勃、富于进取心的实业界和管理人员,他们准备冒险并在技术上应用科学知识和新发现来进行实验。但是从长远来看,美国产量的增长也受到可以利用的生产能力、原料和合适的劳力的制约;不过在短时期内,这些限制远不象欠发达国家那样严重。战后初年的繁荣有助于把它的工业从战时体制调整到平时轨道上来。继繁荣而来的是1920‐1921年的萧条,这次萧条虽然严重,但为时不久,因为一旦紧缩通货降低了价格水平,美国企业家对生意有利可图的信心很快就恢复了。无论在国内国外,仍然有待于完成的任务是太多了。工业家开始用更好的机器更换过时的机器,并提出扩大现有工厂的订单,尤其是在电机技术、汽车及化学工业方面,看来所有这些工业都提供了特别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由于人口增长和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高速率迁移而使建筑物和住房建造方面有了投资出路,这就有力地支待了美国工业生产的恢复和一浪高一浪地向前发展。加之,欧洲遭受战争蹂躏地区的巨大重建任务和世界许多地区工业化的巨大任务给国外投资提供了机会。美国的私人国外投资支持了外国对美国机器的需要,这种需求反过来叉有助于增加美国的工业产量。

然而‐‐而这一点是美国和正在工业化的较穷国家之间的巨大悬殊‐‐在产品和就业的各个等级上,美国的储蓄都自然增长,不但足以支付国内机器的更新和工业生产能力的扩大,而且还能支付国外的重建和工业发展。美国非同寻常的生产力可以从这样一个事实看出来:按平均数计算,从1925到1930年,美国在全世界自然增长的储蓄中所占的比重是百分之四十二,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则占世界储蓄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一到三十五。美国制造业工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可以从二十年代投资404景气过程中每个人工时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来衡量。即使在1929年,当美国工业产量达到最高峰时,既不能说在可以利用的工业设备方面的障碍使得进一步扩大产量一般说来已不可能,也不能说,劳力供应方面的障碍广泛地存在着。

(三)法  国

法国同意大利一样,其某些地区已被堑壕战彻底破坏,战后的当务之急是重建工厂和设备、穷屋、铁路等等。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法国的人力资源已严重耗竭。为了克服人手的短缺,二十年代法国成了移民的主要接受国,尤其是接受来自波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移民。到了1929年,战争所引起的这一可怕差距已经得到弥补,这是多亏移民中年轻男子占着绝大多数。但是,尽管有移民,还是劳力的短缺而不是原料的短缺限制了重建的速度;由于归还了洛林德语区,法国得到了几乎和洛林法语区一样多的铁矿储量;由于暂时获得了萨尔区,以及在洛林德语区发现的一个重要煤田,法国战前对煤的进口需求现在减少了;由于合并了阿尔萨斯,法国取得了一个重要的钾碱矿区。新归并的领土除扩大了法国经济的原料基础外,还提供了钢铁厂、纺织厂一等等,所有这些工厂尽管已部分地受到破坏,但增加了法国的潜在工业实力。法国在私营工商业家的发动下作出了坚定而成功的努力来解决它的重建任务。法国的劳动力从一开始便得405到充分就业,在整个这十年中除1921年的短暂衰退外,实际上是不知失业为何物的。在一个充分就业的制度下,加速重建的工作就要依靠:(1)进口超过出口,(2)减少国内消费,或(3)提高劳动生产率。法国只是在头三年中确实依靠过外部世界的帮助;l921年以后,法国的国际收支就年年有盈余了。因此,重建和工业扩张主要是靠减少国内消费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通过自愿储蓄以及对收入和大众消费品大幅度提高税率,把劳力、原料和生产能力从消费品工业节省出来用于重建目的。至少在1924年以前,储蓄不仅足以为私人投资提供资金,而且还能为政府巨大的预算赤字提供资金。1924年,普恩加费政府在选举中一败涂地,部分地是因为人民对税收负担不公平心怀不满,部分地是因为对占领鲁尔感到失望,当初占领鲁尔的意图是强迫德国缴付赔款,但结果是鲁尔的全部生产陷于停顿,因而引起德国货币的全面崩溃。新政府动起对资本课税和对最高收入增加税收的念头,致使&ldo;富人&rdo;不买政府债券而将资本转移到国外,而政府债券在那以前一直是为弥补预算赤字而筹措资金的手段。这种可悲的抽逃资本引起了两个后果:第一,迫使政府‐‐它既不能增加税收,也不能大幅度降低支出‐‐靠向银行借款(即实际上靠制造额外货币)来为其预算赤字提供资金:第二,商品外流(即抽逃资本采取的形式)减少了国内可以得到的商品数量。两项措施都导致价格上涨。1924年到1926年时期的物价飞涨起到了同自愿406储蓄和税收同样的作用,因为物价飞涨也降低了消费,并把生产要素节省下来用之于重建目的。不过,借通货膨胀降低消费是以杂乱无章的、不公正的方式发生的。1926年,&ldo;右翼&rdo;政府上台执政;一切向富人课征重税的计划均被放弃;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又从国外回来,货币事实上稳定在其战前黄金比价的五分之一水平上。与此同时,重建业已完成。重建给法国每仍种主要的工业(除丝织工业外)提供了最现代化的工厂。&ldo;北部的毛纺和棉纺厂、洛林的钢铁厂以及主要的煤矿现在同世界上的任何工业处于同一技术水平。&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南瓜马车灰姑娘  鬼道  神之左手[密室前传]  蜜汁炖鱿鱼  至此终年/只要我们在一起  原始世界摄政王  余辉探案之双面人  兽人之穿越时代  待到秋来  一咬定情:异能萌妃,抱一抱  狄夫人生活手札  死神实习中  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  轻易放火  偏执将军不装了[双重生]  女配专治不服[快穿]  很想很想你  穿成虐文女主我氪金成神  地师后裔  穿成年代文娇软女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