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奔袭(2)
酒席上,节度判官刘眺、独孤峻等人争着询问高仙芝:&ldo;前者捷书,谁之所作?副大使幕下何得有如此人。&rdo;高仙芝答道:&ldo;即仙芝傔人封常清也。&rdo;众人闻听更加吃惊,便让高仙芝请来封常清,彼此见礼聊天,谈得十分投机,彷佛旧时相识。 封常清就此扬名立万。在高仙芝的栽培下,他先后被提拔为镇将、果毅都尉、折冲都尉。这都是什么官儿呢?《新唐书&iddot;兵志》记载:&ldo;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rdo;镇将就是一镇之长;唐代沿袭府兵制,府兵的基层组织便是折冲府,根据统辖兵力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等,兵力分别为一千二、一千和八百人,每府置折冲都尉一名、左右果毅都尉两名。 唐朝疆域广阔,国力雄厚,所谓盛唐气象。特征之一,便是连续百年的对外战争:唐太宗、高宗时期忙于扩张,武则天时期侧重防御,唐玄宗则着力恢复,主要跟突厥、吐蕃等国,争夺西域的控制权。 当时唐朝在西域的主要对手是吐蕃。他们占据青藏高原,拥兵数十万,实力强大,便联合东突厥以及突骑施(突厥之一部),意欲与唐朝抗衡,争夺焦点是安西四镇以及北庭都护府(治金满,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后者的基本任务就是管理西突厥故地;随着东突厥以及突骑施的衰落,唐朝与吐蕃的争夺重点逐渐转移到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南地区。 葱岭上有两个小国家,小勃律与大勃律。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国都孽多城(今吉尔吉特)。该国位于吐蕃通往安西四镇的交通要道上,因此唐朝与吐蕃争相拉拢。后来吐蕃赞普把公主嫁给小勃律王,小勃律便转头归附,最终导致&ldo;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rdo;。田仁琬、盖嘉运和夫蒙灵眢等三任安西节度使先后派兵讨伐,都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再加上吐蕃牵制,最终无功而返。 公元747年三月,唐太宗下诏,派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万人征讨小勃律。高仙芝做好准备,随即率部从安西出发,一路向西,行军十五天到达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又用十多天到达握瑟德(今新疆巴楚),再经过十多天到达疏勒(今新疆喀什),然后挥师南下,攀登葱岭。 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ldo;帕米尔&rdo;是塔吉克语,意思是世界屋脊,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等多座山脉组成,最高海拔接近八千米,最低也不低于四千,高峰林立。唐军兵发小勃律,需要翻越东帕米尔高原,这里以中山为主,是整个帕米尔高原海拔最高的部分,平均值超过六千,山峰相对高度也不低于千米,并且要经过海拔7564米的青岭(今慕士塔格山),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好在当时安西唐军的步兵也全部自备有马匹,可以减轻部分负重。 经过二十多天的高原行军,高仙芝率部到达葱岭守捉(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然后再次向西,沿兴都库什山北麓西行,又经二十余日,到达播密水(今阿富汗瓦汉附近);再经二十余日,到达特勒满川(今瓦罕河)。当年六月,连续百余日的艰苦行军结束,唐军到达预定出击位置。高仙芝兵分三路,会攻吐蕃的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兰加尔):疏勒守捉使赵崇玼统三千骑兵从北谷直指连云堡;拨换守捉使贾崇瓘统领所部,自赤佛堂路向南进发;高仙芝与中使边令诚率主力从护密国南下。全军定于七月十三辰时在连云堡下会合。 所谓的中使边令诚,身份是太监,奉命前来监军。他帮过高仙芝的忙,也捣过高仙芝的乱;秋后算账,捣乱多于帮忙,且后果极度严重,害了两条人命。此为后事,按下不表。 三路兵马按时出发,如期抵达。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堡中吐蕃守军仅有千人,但在城南十五里处依山设栅,另外驻兵九千,遥相呼应。唐军进至婆勒川时,河水暴涨,无法渡河。大军征战,分秒必争;一旦被敌军发现,失去战术突然性,将会大大增加进攻成本。高仙芝果断下令,士兵每人自备三天干粮,次日清晨渡河。将士们闻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ldo;皆以为狂&rdo;。这个决定也确实有点疯狂。然而天公作美,次日清晨,婆勒川河水位稍降,唐军顺利渡过,且&ldo;人不湿旗,马不湿鞯,已济而成列矣&rdo;。高仙芝见此情景,大喜过望,对边令诚说:&ldo;向吾半渡贼来,吾属败矣,今既济成列,是天以此贼赐我也。&rdo; 高仙芝立即整顿队伍,开始攻城。唐军从天而降,吐蕃守军惊慌失措,不敢出战,只能依山防守。慌乱之中,他们弓箭齐发,滚木擂石如雨而下,唐军一时无法接近。高仙芝见状,派郎将李嗣业和田珍为左右陌刀将,对他们下了死命令:&ldo;不及日中,决须破虏!&rdo;
千里奔袭(3)
当时唐军装备有一种两面开刃的长刀,名曰陌刀。李嗣业刀法精熟,武艺高强,是赫赫有名的陌刀将。他手持一旗,不避矢石,率领陌刀手从险要处攀登而上,奋力厮杀。在他的激励下,士卒们个个奋不顾身,一路向前,不到中午,便获大捷,斩首五千级,俘虏千余人,缴获战马千余匹,衣甲兵器数以万计。 吐蕃残部逃入山谷。高仙芝准备乘胜追击,但边令诚身上到底少了点东西,胆气大受影响,心生畏惧,不敢前进,于是二人分兵:边令诚率老弱士卒三千留守连云堡,高仙芝率主力攻击前进。他们疾行三日,到达坦驹岭(今克什米尔北部德尔果德山口),山岭下边就是小勃律的阿弩越城。坦驹岭长四十里,山口海拔4688米,地势极度险峻。最要命的是,山口便是冰川的源头,要想下去,只能经过茫茫冰川,舍此别无它途。 看过好莱坞大片比如《垂直极限》的,都能想象冰川的情形:冰丘起伏,冰塔林立,手无处抓,脚无处立,极度光滑。稍不小心,便会飞流直下。如此险峻的地势,高仙芝知道士兵们不敢下,就动了个心眼:先派二十多人,装扮成阿弩越城的奉迎使者,从岭下攀援而上,假称前来迎接。全军到达坦驹岭时,面对无尽的冰川,士兵们果然畏手畏脚,不敢下去。当然这也正常,只要是人,都怕。他们可不是现在的登山爱好者,有先进的攀爬设备。他们不但要下,还要携带武器物资,那可不是好玩的。 士兵们说:&ldo;大使将我欲何处去?&rdo;声音想必直打哆嗦。这时那几个假扮的使者恰巧赶到,他们假意告诉高仙芝,说是奉命前来迎接,并且已经砍掉娑夷河上的藤桥。娑夷河就是古弱水,上面架设藤桥一座,是小勃律通往吐蕃的唯一道路,砍掉它就等于切断了吐蕃援军。高仙芝闻听,立即做出精神振奋的样子,下令立即出发;士兵们不明就里,恐惧有所缓解,这才小心翼翼地经过冰川下了岭,迅速向阿弩越城推进。 阿弩越城的守军无论也想象不到,高仙芝所部能插上翅膀飞越坦驹岭。敌众我寡,既然唐军已过天险,那么抵抗也就失去了意义。三天之后,他们遣使请降,唐军得以兵不血刃地进入城中。高仙芝立即命令将军席元庆、贺娄余润等人率军先开道架桥,准备继续进攻,同时决定采取&ldo;假途灭虢&rdo;的办法,智取孽多城:他派席元庆率一千多人,前往孽多城下,对小勃律王说:&ldo;不取汝城,亦不斫汝桥,但借汝路过,向大勃律去。&rdo;小勃律人闻听不加戒备,很快就被唐军所乘。城中有五六个首领,都是死心塌地的亲蕃派。高仙芝早已掌握这个情况,特意嘱咐席元庆道:&ldo;军到,首领百姓必走入山谷,招呼取以敕命赐彩物等,首领至,齐缚之以待我。&rdo;席元庆依计而行,将小勃律的大臣一网打尽,只有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逃入石窟。此时高仙芝率主力赶到,将那五六个亲蕃派首领处死,同时急令席元庆率军砍断藤桥。藤桥离孽多城有六十里,席元庆指挥所部匆匆赶到时,吐蕃旌旗已隐约可见;士兵们赶紧动手,终于在日落时分将桥砍断。此时吐蕃援军已经抵达对岸。 藤桥不长,不过一箭之远,但地势险要,没有一年根本修复不起来。吐蕃大军鞭长莫及,只能望洋兴叹;高仙芝闻听非常高兴,立即派人招谕小勃律王;小勃律王见没了指望,便携公主出降。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她病得不轻 北境战神 狂暴总裁的试婚萌妻 穿越之妇道 风流校医 表妹万福 权少的冒牌娇妻 鬼咒 刚毕业校花就让我当奶爸 投喂病弱男配 路人甲抱走虐文女主[快穿] 童氏百年 误以为和乖戾元帅在一起后 [七五同人]小侯爷的七年科举五年开封之路 我喜欢的你都有 来互相伤害啊 嫡女重生记(上)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捕风 蔚蓝